图片展示

要想火锅吃得香,新风系统少不了!

发表时间: 2022-05-16 14:22:45

作者: 杭州匠诚

来源: 杭州匠诚新风科技有限公司

浏览:

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,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从饮食结构、食物制作、食物器具、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。

就火锅而言,各地区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,如北派有:老北京火锅,内蒙肥羊火锅,东北白肉火锅,羊蝎子火锅等;云贵系有:菌菇火锅,腊排骨火锅,滇味火锅,酸汤鱼火锅等;川系有:四川火锅,鱼头火锅,串串香火锅、重庆火锅等;江浙系有:菊花暖锅,一品锅,本地鸡窝,什锦暖锅,三鲜火锅等。

其他还有:湘西狗肉火锅,湖北野味火锅,椰子鸡火锅等,全国各地都有火锅店的影子,饮食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和融合。但当我们沉浸在吃火锅的曼妙时刻,千万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。

前几年,火锅店惯用木炭或酒精作为燃料,若店内通风不畅,一氧化碳浓度会逐渐攀升,同我们的呼吸进入血液,迅速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使携氧能力慢慢丧失,轻则有头晕无力的症状,严重者恶心呕吐、意识不清、脑缺氧。

一氧化碳中毒的例子也屡见不鲜,如2018年1月,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火锅店6名顾客在地下室用餐一氧化碳中毒; 2018年1月22日,京城知名火锅店48小时内14名顾客遭遇一氧化碳中毒,其中一人面部神经严重受损;2019年8月,江苏淮安三家九口人在一家炭火锅店吃就餐时一氧化碳中毒。虽近几年火锅店设备有所升级,但店内空气质量仍亟待改善。

有人说定期通风就好了,夏天还好,对于冬天来说可是个“馊主意”,火锅店食客较多,流动性大,店内氧气消耗大,即使24H开窗通风,效果也不尽人意,店内含氧量仍然很难满足众多食客需求,并且每桌火锅的距离都较近,浓重的油烟味和酒精味也不易消散。吃完火锅的小小烦心事就是“我刚换的新衣服就粘上火锅味了”“身上的火锅味太重了”,吃完火锅再逛街多少有点煞风景、败心情,火锅底料味久久无法散去。

火锅店的空气质量和缺氧问题都是关键性因素,店内人流量大、气味杂,建议换气保持在6--10次/h,具体还需根据店面实际面积与层高选择新风量合适的新风系统。

 

 

  小氧还看到一个实验报道,炒一盘白菜的PM2.5排放量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50多公里,这实验数据实在让人咂舌,高浓度PM2.5排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,店内各式眼花缭乱的菜品,这“毒气”排放量,小氧不敢再imagine!

 除此之外,我们吃饭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湿气,如此一来,烟气容易使室内细菌滋生,墙壁受潮发霉,店面形象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,小氧都不敢去火锅店消费了,又是PM2.5,又是细菌滋生的,有吃心没吃胆啊。

怎样才能减少火锅店内的不良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呢?安装新风系统是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
 知道妥善解决方法后还有重要一点不能忽视,火锅店前期的管道,电线,气的合理配置规划相当重要,尤其是新风管道的排布,如果装修规划不到位,店铺开张后可能面临着重重问题。

火锅店一装修基本都是上百或几百平方,同几十平的门店有着较大差别,店内有着多种形式就餐区域,比如散座、卡座、包间,确保不同类型就餐区产生的烟雾气全部排出并非易事。具体方案还需要同设计师交流沟通,设计师在了解店面布局,功能分区、装修预算等等详细情况后会设计出一份合理满意装修方案。

若设计方案合理,且管道排布较为科学,那么安装的新风系统的效果就较为理想,它可以全天引入室外新风,让食客吃火锅也能享受自然清新空气,且在引入过程中三层滤网会将有害气体、细菌和杂质拒之门外,厨房油烟味、卫生间异味和店内装修缓释的有害气体高效排出。

 

安装氧风新风系统,不仅能让食客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,还能为店家吸引更多的客源,氧风新风系统不愧是火锅标配,真香啊。

火锅咕嘟咕嘟 我心扑通扑通。

享受火锅的最高境界:

扶着墙进,扶着墙出!

# 杭州匠诚 氧风新风

# 扫码关注 图片侵删


图片展示
公众号

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产品中心    |    新闻动态    |    工程案例

关于我们    |    联系我们    |    售后服务

    电话:400-0571-178 

    邮箱:13634111711@163.com

    地址: 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元成路199号B幢1403-1409室  

        氧风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4000571178
二维码
扫码联系
客服中心
热线电话
400-0571-178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日
E-mail地址
13634111711@163.com
二维码
扫码关注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